作者:管理员时间:2019-11-12浏览量: 0
下载地址:/resources/kindeditor/attached/file/20191112/20191112232420_38862.pdf
报告简介:
最新动态
初步估计显示,2018年柬埔寨实际经济增长达到了7.5%,为四年以来高位,而2017年为7.0%。在出口快速增长和强劲内需推动下,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随着外部需求的增长,出口迅速增长,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市场。服装和鞋类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创五年新高,2018年增长17.6%,高于2017年的8.3%。
乐观的消费者信心导致进口激增。衡量国内消费和建筑需求的汽车和钢铁进口分别增长了50%和48%。经常账户赤字从2017年占GDP的9.7%扩大到2018年占GDP的10.4%。
据估计,外国直接投资在201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0亿美元以上,占GDP的13.4%。蓬勃的出口和强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促进了国际储备总额的进一步积累,2018年国际储备总额达到101亿美元,约占六个月预期进口量。
(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四分之三来自中国。近年来,来自中国的外国投资激增,主要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商业和住宅房地产)、旅游业、以及在较小程度上的制造业和农业。沿海省级城市西哈努克港已成为当前建筑业繁荣的热点。
人们对银行体系信心的提高导致外币存款增加。外币存款在2018年增长了26.5%,高于2017年的23.6%。银行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再次小幅增长,与2017年的19.6%相比,2018年增长了24.2%。银行对建筑和房地产业的贷款继续推动国内信贷扩张,约占信贷增长的40%。紧随其后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据了国内贷款增长的五分之一。
通货膨胀有所缓和,部分原因是汇率稳定。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石油价格的下跌抵消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结果,通货膨胀率从2017年的2.2%下降到了2018年12月的1.6%。与美元挂钩的柬埔寨瑞尔(CR)保持稳定,到2018年底为每美元4,018 CR ,而2017年为4,037 CR。
迅速增长的公共薪资增加了财政压力,但收入表现好于预期的财政赤字。2018年,尽管工资上涨,加上国内融资资本支出初次增长,但总体赤字仍然得到控制。估计赤字(包括赠款)在2018年已达到GDP的1.9%,而2017年为GDP的1.6%。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柬埔寨的债务困境水平仍然很低。这是由于过去公共债务优惠和低赤字的缘故。经过几年的财政整顿,当局积累了不断增加的政府存款,2018年占政府GDP的14.9%。
经济展望
在2018年经历了7.5%的加速增长之后,预计经济将恢复到约7%的长期潜力。随着出口随着全球需求的减速而放缓,预计2019年实际增长将放缓至7%。强劲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导致持续减贫。
但是,长期前景取决于该国在促进国内投资的同时有效吸收不断增长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能力。在这方面,更便宜的能源和物流成本,熟练的劳动力队伍以及改善的供应链联系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在短期内,需要填补技能差距,而解决人力资本短缺问题。
风险与挑战
不确定性加剧了风险。2月,欧盟开始了这一进程——可能导致柬埔寨根据“除武器之外的一切商品”(EBA)计划暂时中止柬埔寨的优惠准入。欧盟市场目前占柬埔寨主要出口商品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包括服装,鞋类和自行车。因此,失去目前提供柬埔寨免税和免配额进入欧盟的EBA优惠可能会导致出口和增长放缓。
中国的经济放缓和金融业的过度扩张给柬埔寨的增长前景带来了下行风险。鉴于柬埔寨严重依赖资本流入和来自中国的游客,中国经济的急剧放缓可能会削弱增长前景。国内信贷增长的长期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和房地产繁荣的原因)使金融业过度扩张。由于建筑和房地产通常更容易出现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因此流向建筑业的国内信贷增加,加剧了金融业的脆弱性。
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减轻暂停EBA的潜在负面影响。根据《 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柬埔寨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85位,处于较难开办企业的地步。贸易成本严重影响着柬埔寨的出口结构和出口公司的业绩。运输和物流对出口总值的贡献达到14%,是泰国的两倍,是马来西亚或越南的3.5倍。国内外公司之间的供应链联系薄弱。应对这些挑战将需要着手进行结构改革,尤其是那些可以帮助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经商成本的改革,包括引入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和降低物流成本。
有关当局于2019年3月采取的削减成本和促进贸易的措施。当局可以考虑采用其他宏观审慎措施,例如限制银行对建筑和房地产的敞口。鉴于国内信贷增长的长期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和房地产繁荣的原因),加强金融部门的监督能力和危机防范是重要的第一步。最近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激增使建筑业长期繁荣,同时掩盖了经过多年快速增长的金融业的脆弱性。但是,如此大量的外资流入可能无法持续,特别是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和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建筑业外国投资的枯竭可能导致价格暴跌并暴露金融业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