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间:2022-03-22浏览量: 0
原文链接:https://www.bis.org/review/r220311a.pdf
时间:2022年3月11日 机构:印度中央银行
受到流动性提振而估值过高的金融资产正在重新定价。在货币政策词典中,无处不在的首字母缩略词QE即量化宽松正在让位于另一个——QT即量化紧缩。现在,随着经济战愈演愈烈,波动性正在达到高潮。风险的突然转变和对安全资产的外流使金融市场发生动摇。受到供应瓶颈、持续高通胀和金融状况紧缩的困扰,全球经济正被拖到悬崖边缘。直接影响将是增长放缓、通胀上升和金融市场受到干扰。如果管道和港口等物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长期影响是全球供应链中断。如果制裁阻碍了需求、贸易和投资,甚至可能出现去全球化。
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认知的动态国际环境中,我们管理外部冲击的主要措施是借助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从 2013 年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是有用的。
2009 年,印度是最早借助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刺激措施的逐步取消,国内经济失去了动力。伴随而来的是在私营企业部门的带动下投资率持续下降、银行信贷放缓和外部失衡扩大。
在新冠疫情之前,周期性低迷已使 2019-20 年的经济增长降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即使是这一最低点也已成为评估经济复苏的参考点。在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印度陷入世界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2020-21 年第一季度 GDP 下降幅度高达 23.8%。下半年逐渐复苏,但被第二波疫情打断。在这一年里,印度经济收缩了 6.6%。2021-22 年第一季度感受到了第二波的冲击。在统计基数效应的掩盖下,GDP 水平比新冠疫情前(或相应的 2019-20 年)水平下降了 8.3%。虽然从 2021 年 12 月下旬开始的第三波浪潮的影响相对温和,反映在高频指标上,但预计 2021-22 年 GDP 仅比大流行前水平增长 1.8%。私人消费仅略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可自由支配的消费支出缺乏吸引力。私人投资尚未复苏。
2022 年,印度面临与 2013 年类似的风险,风险来自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黄金进口量。然而,对外部门比 2013 年更有活力。即使在经济复苏和目前国际原油平均价格高于每桶 100 美元的情况下进口需求强劲,但预计经常账户赤字仍将保持在占 GDP 的 2.5%,2014-21 年平均占 GDP 的 1.1%。相比之下,在 2013 年缩减之前,2009-13 年经常账户赤字平均为 3.7%,在 2012-13 年第三季度达到 6.8% 的峰值。近期和未来经常账户的改善得益于强劲的商品和服务出口表现,2022-23 年的目标分别为 4500 亿美元和 3000 亿美元。 然而,在 2012-13 年,商品和服务出口持平,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保持低迷。 增加到 2022-23 年出口潜力的重点是双边贸易协定,通过与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专门的工业园区以及扩大关键原材料和中间体的供应来赋予出口竞争力。 随着印度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通胀差距缩小,印度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正在提高。
外部融资不再具有约束力。外国直接投资 (FDI) 等稳定的流动主导着流向印度的净资本。事实上,仅 FDI 就完全弥补了当今的经常账户缺口。相比之下,外国直接投资在 2009-13 年期间占净资本流动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导致总资本流动低于融资要求,需要在 2011-12 年提取储备金。在 2022-23 年,强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渠道已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