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间:2024-05-27浏览量: 0
荷兰:央行资本——资本的重要性?
时间: 2024年4月16日 来源:荷兰中央银行
原文链接:https://www.bis.org/review/r240415d.pdf
如今,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都在经历一些相当动荡的时期,伴随着巨大的损失,荷兰央行也不例外。荷兰央行上一次面临类似的动荡局面大约是在一个世纪前,确切地说是在1931年。当时造成重大损失的动荡时期与金本位(Gold standard)有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和英国同意,对于在英国持有的荷兰黄金,荷兰央行将接受英镑。因此,荷兰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大量英镑。但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经济陷入了暴风雨——失业率高企,货币升值阻碍了出口。尽管荷兰央行得到了英格兰银行的保证,不会放弃金本位制,但他们一夜之间就这样做了,实际上导致了英镑贬值。由于货币贬值,荷兰央行遭受了巨大损失,损失是其资本规模的一倍半。近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一个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我们发现自己再次陷入央行巨额损失的境地。
荷兰央行必须报告 2023 年损失 23 亿欧元,我们预计 2023 年至 2028 年的累计损失为 90 亿欧元。我们的邻国德国央行公布 2023 年亏损 216 亿欧元,大西洋彼岸的美联储去年公布亏损 1143 亿美元。
我们知道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我们知道我们有教训要吸取,那么,让我先退后一步。直到几年前,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通胀一直处于低位。作为应对措施,为了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稳定经济和保障货币政策传导,世界各国央行扩大了工具包,纳入了一系列新的非常规措施——例如大规模资产购买和定向贷款计划,这些新措施为央行在利率处于下限时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提供了政策选择。
但这些新工具,显而易见,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们的价格标签是增加风险,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虽然量化宽松确实有助于规避通货紧缩风险,但它也重塑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因为从本质上讲,量化宽松锁定了央行很大一部分资产的低回报——即所谓的“高买”策略。特别是在量化宽松的最后阶段,我们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了大量债券,但收益率非常低,而且常常是负值。由于我们的负债利率最终可能会上升,这一策略将产生一些损失。然而,发生的却是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突然大幅上升导致政策利率上升,导致目前巨额亏损。尤其是考虑到央行短期内不会恢复到量化宽松前时代的精简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它们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更高的金融风险。因此,当我们从非常规货币政策主导的十年转向正常化阶段时,有必要考虑影响央行资本的几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