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奇台县白杨河水库工程项目(PPP)
一、项目概况
白杨河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的具有综合开发任务的小(1)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别为IV等,主要建筑物级别4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级别5级。
工程由大坝、导流放水冲砂涵洞、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994.65万m³,水库兴利库容810万m³,死库容75万m³,死水位1301.38m,正常蓄水位1328.90m,设计洪水位1329.42m,校核洪水位1330.93m,坝顶长477m,坝顶宽8.0m,坝顶高程1331.40m,防浪墙顶高程1332.60m。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64.70m³/s;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418.70m³/s。
本项目拟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操作,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选定社会资本,负责本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
项目总投资26129.17万元。其中工程总投资25371.1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3021.05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660.5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804.38万元;临时工程1288.94万元;其他费用2596.03万元;基本预备费1764.89万元;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636.42万元;水库淹没损失及工程占地补偿5171.55万元,水库水情基本测报系统149.44万元。融资建设期利息807.33万。
二、运作模式
1、项目结构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需由社会资本完成融资任务并负责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需由项目公司负责运营维护,社会资本在特许经营期内完成全部投资的回收并获得相应利润,特许经营期满后政府收回项目特许经营权。
鉴于以上原因,本项目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操作,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并投资与社会资本合资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和移交;由财政部门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给予项目公司水费;由政府授权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管。
图1 PPP项目结构图
1.1项目以PPP模式操作,由项目公司承担本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工作。
1.2奇台县人民政府通过政府采购流程进行PPP项目社会资本采购,确定社会资本。
1.3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实施机构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操作昌吉州奇台县白杨河水库工程PPP项目。
项目公司通过政府授予其特许经营权对本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并自行运营。
1.4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提供供水服务,在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限内,保障周边农牧业、工业和城镇居民用水的需求。
在满足特许经营协议运营标准的条件下,奇台县人民政府授权奇台县财政局在特许经营期内以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向项目公司支付补贴,项目公司通过水费和补贴获得收益,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回投资并取得回报。
项目公司收益的来源包括政府收取水费后向其支付的费用和不足部分的财政补贴。
1.5项目公司在获取特许经营权之后,应当自筹资金进行水库建设、开发及运营,相关建设工程由项目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监理等单位,按法律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完成水库建设,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可从其规定处理。
2、项目操作流程
PPP项目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
图2 项目操作流程图
项目流程重点说明:
2.1物有所值评价:由项目实施机构委托咨询机构制作物有所值分析报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否物有所值,并由财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由咨询机构作出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2.2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由项目实施机构委托咨询机构完成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由财政部门负责验证。
2.3实施方案联审:由项目实施机构组织进行本项目PPP实施方案联审,将方案报请自治区PPP中心要求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听取其修改意见。
2.4如2.1、2.2、2.3项均以通过验证或审核,则由项目实施机构委托咨询机构,针对项目条件编写政府采购文件,开展社会资本选定工作。
政府采购文件应通过联审,程序与第3项程序相同。
2.5签订特许经营协议:选定社会资本后,项目实施机构应当代表奇台县人民政府与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授予社会资本特许经营权。
2.6运营监管:项目公司负责水库运营,政府相关水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项目公司的运营行为进行监管。
2.7特许经营权到期后终止,如需延续,另行协商。
三、项目总结
(一)维持工业稳定增长、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奇台县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新疆的农业大县,曾先后荣获全国“优质小麦、大麦之乡”等称号,一直以来该县都以农业为第一支柱产业,每年农业的收存好坏决定着当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奇台县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农业季节性旱情非常突出,再加之县内水利设施缺乏,可调蓄补充农业水量较少,反方向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及经济发展。
为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社会的健康发展,努力调整发展思路,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规划及措施文件。
根据《奇台县初始水权分配及交易管理办法》,白杨河流域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即逐步由一产用水为主向一、二、三产及生态领域科学用水转变,通过实施退地还水,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用水补偿政策和机制,不断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用水结构,实现高效用水。
依据《奇台县工业十二五规划》,白杨河流域将依托以粮油、畜牧为支柱的现代化大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因此,设计水平年流域工业用水量将增加到1611.28万m³(东湾镇工业、闽奇石材产业园用水)。
而白杨河流域属于地下水超采区域,地下水的超采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伴随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为此,流域急需开拓新的水源来满足日益壮大的工业经济体需水要求。
本次结合《奇台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建设白杨河水库,可有效保证流域内工业用水,维持区域工业的稳定增长,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灌溉缺水问题
白杨河流域当前的农业发展仍延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流域属于干旱缺
水地区,农业季节性旱情突出,天然来水分配不均衡,流域春、夏季缺水严重。
白杨河流域的灌溉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9月,河道天然径流4~5月的水量占全年水量的18.04%,6~8月份占56.86%,9~10月份占12.84%,河道来水与灌溉需求不协调,供需不平衡成为影响流域各业生产者的主要因素,流域灌溉缺水尤其是夏旱已成为棘手的老问题。
为有效地利用富裕水量解决设计水平年季节性缺水问题,则须修建白杨河水库工程。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白杨河流域现状年灌溉面积16.17万亩,是奇台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由于该流域没有控制性工程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调控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低,现有土地得不到充分灌溉,种植业产量不稳定。
地表水季节性缺水严重,当地农牧作物经常得不到灌溉,灌溉保准率极低。而只有保证农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充分灌溉,产量才能显著增加,农牧业生产才能实现稳产、高产、优质,才能保证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使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实施白杨河水库工程可极大地改善流域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使流域灌溉面积保准率达到100%,灌溉保证率达到90%,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加快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对该地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边疆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