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废综合处置静脉产业园项目(PPP)
一、项目概况
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废综合处置静脉产业园项目是乌鲁木齐市重点环境保护工程,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满足甘泉堡工业园区企业的工业废渣处置需求,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神华新疆68万t/a煤基新材料项目、伊泰新疆甘泉堡540万t/a煤基多联产综合项目、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泰化学PTA项目、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对以上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使其达到环保要求,为进行废渣再利用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本项目拟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五类,包括粉煤灰、锅炉灰渣、气化炉渣、危险废物及其余固废。本工程仅考虑一般固废的处置问题,危险废物将送至危废处置中心处理。
2015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同意将本项目按PPP模式进行操作,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完成项目建设。
(各建设内容信息详见下表)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粉煤灰贮存区库容 |
万m3 |
168.38 |
粉煤灰贮存区使用年限 |
年 |
3 |
锅炉灰渣贮存区库容 |
万m3 |
49.62 |
锅炉灰渣贮存区使用年限 |
年 |
3 |
气化炉渣贮存区库容 |
万m3 |
379.52 |
气化炉渣贮存区使用年限 |
年 |
3 |
其他废物贮存区库容 |
万m3 |
46.64 |
其他废物贮存区库容使用年限 |
年 |
3 |
水泵房 |
m2 |
91 |
锅炉房 |
m2 |
84 |
地磅房 |
m2 |
25.8 |
综合楼 |
m2 |
2571.01 |
1.项目实施模式
本项目拟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操作,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选定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全资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
政府提供4000亩土地使用权。
2.项目主要产出说明
本项目实施后,项目近期固体废物设计处置量为101.8万吨/年,远期固体废物设计处置量为690.32万吨/年。
3.项目总投资
根据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05096.94万元,其中建设总投资97965.73万元。
4.项目投资模式
本项目初始资本金为31529.08 万元,由社会资本全资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及移交。
项目公司按项目总投资的70%向银行贷款及融资机构融资,拟申请贷款及融资金额为73567.86万元,贷款及融资利率暂按银行五年期以上基准利率4.9%计算。
本项目采取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进行,特许经营期为30年,建设期为6年,建设期前三年只贮存工业废渣,从第四年开始对工业废渣进行处置。
二、运作模式
本项目采用
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操作,由社会资本全资设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及移交;
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授予社会资本特许经营权;
由政府授权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管。
具体项目交易结构图如下:
本项目结构解析:
1、本项目以PPP模式操作,具体模式为BOT(建设-运营-移交)。
2、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政府采购流程进行PPP项目采购,确定社会资本。
3、本项目由社会资本全资设立项目公司。
4、项目公司通过政府授予其特许经营权,对本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并自行运营,在项目涉及区域内,不再设立其他同类特许经营权;同时,政府应向项目公司分期提供4000亩(1期提供1040亩)土地使用权,以保障本项目能正常运营。
5、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提供固废处置服务,在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限内,解决工业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问题,缓解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不足的问题。
6、本项目由政府授权的相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法律规定和项目合同约定完成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废综合处置静脉产业园的建设。
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处理。
三、项目总结
由于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布局集中,随着开发建设不断深入,部分产业项目陆续投产,目前区域性环境容量压力逐渐增大。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的问题解决不畅,将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本项目的尽快建成运营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为实现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本项目将对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范围内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场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堆放、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达到综合利用甚至永续利用的目的,在解决了工业固废分类贮存的情况下,进行固废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可以实现工业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