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准PPP观察专栏|TONG网视角下轨道交通经济生态构建研究
导读
TONG网视角下轨道交通经济生态的构建是后疫情时代对基础设施盘活、统一大市场建立及县域发展的呼应,是对基于轨道交通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探索
●价值主张
●基础载体
●相关主体及路径
近期,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及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旨在促进市场要素流通、激活沉淀资源价值、平衡区域间协调发展。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思路不难看出,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及疫情的叠加影响,“三驾马车”皆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海量的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我国推进经济转型的优势要素与重要抓手。当前,规模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已有效联通,若基于基础设施的功能属性及成熟的规范、规则和标准,利用、整合各类要素及资源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生态,则可充分发挥边际成本优势,降低不利于价值形成或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交易成本。由此可见,对基础设施的盘活将成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以解决市场分割、市场要素流动滞缓、供需两侧堵而不通、高端企业孵化和培育困难、平台经济监管两难、非必要需求无序生长等困境。
纵观我国各类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辐射范围,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已形成巨量规模且具“茅”(是指具有如茅台在白酒行业的头部地位)效应,在基础设施经济生态构建中最具代表性和契合性。因此,本文提出TONG网视角,解决轨道交通存在的“痛”,推动经济活动的“通”、“同”、“统”,通过完善轨道交通、促进网络流通、供需路径打通,要素流动畅通、推动各方有效融通,执行统一标准和统一规则,实现全网的同一目标、构建经济生态。
价值主张

TONG网一是要调动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群,既包括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包括生态内有利于完善经济生态的各类基础设施;二是要拓展最广泛的国内消费市场,以统一大市场为原则指向,汇聚需求推进消费的内循环;三是要搭建最畅通的供需交互平台,形成供需双方的对接直通车,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四是构造最优秀的人才聚集之地,形成设备商、资本、创作团队、咨询团队等参与方之间的反馈回路;五是汇聚打造最契合的主题内容场景,逐步应用WEB3.0、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网络技术手段让生态内任何位置都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六是提供最一体的产商服体组合,激发跨边网络效应,使得产商服体得到有效串联;七是促进最高效的产业培育孵化,利用TONG网让有潜力的供应商进入发展快车道,孵化出领军企业乃至世界500强企业;八是形成最活跃的共享共生中心,各个行业、产业共生发展,各种要素自由流通。充分挖掘潜在资源,深度结合数字技术,打造“必需”理念,通过协同效应构建轨道交通经济生态。
基础载体
TONG网通过构建“制度信任+品质信任”的双重信任体系,广纳各类主体。目前,干线、城际、市域(郊)、城轨的“四网融合”,呈分布式网状结构,基本成网。尤其是潜力巨大的市域(郊)铁路提高了轨道交通的网络张力,辐射到近远郊地区,并可有效联通城际和城铁。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开通15万公里铁路线路,站点5500~6000个,其中高铁4万公里,(准)高铁站1100多座;市域铁路3000余公里,车站450余个;城轨9000余公里,车站5000余个。TONG网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纠偏当今经济生态无序的问题,鱼龙混杂筑高监管成本,包装冗余、品质成疑、“非必要”盛行,导致社会信任破损,交易成本畸高。交通“茅”作为序参量,引领经济生态向着以绿色使者、低碳先锋、品质营商、人民必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TONG网将拓展目前轨道交通经济生态的内涵与外延。从内容角度讲,经济生态中的经济活动不只局限于狭义的广告、通信、商业和房地产开发,而是在此之上立足于向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各类产商服体的综合“必需”服务,并以孵化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为激发功能性资产的经济价值赋能。从范围的角度讲,TONG网的开发空间不仅局限于车、站之内或对车站进行大规模的TOD改造,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广义车站”,挖掘车外、站外、线外的空间,充分利用车站上盖或周边的零散地块形成主题业态的组合,拓展经济生态的物理空间,成为人们生活就业的共享共生之地。
相关主体及路径
TONG网通过打造LRTRD(Local Rail Transit Resource Development,区域轨道交通资源开发)—GRTRD (Global Rail Transit Resource Development,全网轨道交通资源开发)双层分布式资源开发结构。
相关主体可分为核心层、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相关层。每层定位和功能属性各不相同,且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会因功能、作用和起步先后进行层级变化,最终由骨干层为GRTRD提供直接和有效的决策支持。区域性LRTRD、跨区域单线LRTRD和先行布局的市域及城轨最有希望成为骨干层。
基于上述层次划分,TONG网的构建可分为两阶段双路径。其中两阶段是指在第一阶段打造基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GRTRD,升级至第二阶段则将范围拓展至基于全基础设施经济生态GTRD。其中,第一阶段可采用双路径推进。路径一为自上而下推进,由干线和城际铁路网带动市域铁路进而带动城轨网,实现从核心层向骨干层再向汇聚层及接入层的传导。但考虑到目前体制机制特点及相关限制因素,亦可选择自下而上的路径二,即由先行布局的市域铁路网及城轨网形成耗散结构,后续铁路自适应加入。若干大型央企、头部民企组合基于骨干层的决策支持,完成核心层GRTRD的构建。
实现支柱
TONG网将在各个“广义车站”布局“类”山姆、“比”开市客、“MINI”迪士尼,培养“广义车站”成为场景、主体、内容相互联动、动态变化且人们“必需”、“常往”之所。目前,TONG网的建设已具备以下实现支柱。
一是主体支柱不仅局限于利用轨道交通使用功能的旅客与乘客,而是扩展为旅客、乘客、顾客、游客、宾客(五客),甚至成为城市的主人。二是主题支柱包括“文数康美网”(五题),尤以康为主题的养老产业将在TONG网的约束下更具规范性,并在轨道基础设施尤其是市域铁路的支持下更具亲民性及便捷性。三是体验范围支柱将从视觉体验延伸到眼耳口鼻心(五官)的全面体验。四是体验层次支柱,在车、线、站、城综合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及到访实地可分别提供“初高超特深”(五级)体验。五是资源支撑支柱将充分利用资金、资本、资产、资信和资源(五资),平衡好各利益相关方和各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关系和发展。六是属性支柱兼具刚性、柔性、弹性、脆性、韧性(五味),并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张力、引力和潜力。七是流程分解支柱强调科学性,将通过总体筹划、专业策划、系统规划、综合计划及机制设计保证TONG网始终围绕“痛”、 “通”、“同”、 “统”的初衷,并保证可实施可持续。
结语
TONG网视角下轨道交通经济生态的构建是后疫情时代对基础设施盘活、统一大市场建立及县域发展的呼应,是对基于轨道交通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探索,旨在缓释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为产业提供独特的孵化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TONG网必将成为一条通往强国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