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 > 南亚 > 印度 > 经济分析

印度:21 世纪的中央银行——范式转变

作者:时间:2024-10-14浏览量: 0

印度:21 世纪的中央银行——范式转变

时间: 2024924                                来源:印度中央银行

原文链接:https://www.bis.org/review/r240924k.pdf

 

中央银行传统上充当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守护者。近年来,中央银行站在保护其经济和金融体系免受多重全球冲击的最前线。在这个全球动荡和不确定的特殊时期,它们受到了终极考验。它们不得不改变策略,以重振受到 COVID-19 大流行蹂躏的经济,并迅速发动一场全面的抗通胀战争。许多标准的中央银行理论和实践都引起了争论;虽然有些理论幸存了下来,但另一些理论必须适应新的现实。由于我们仍在经历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目前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地缘经济分裂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央银行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为 21 世纪的挑战做好准备。因此,今天,我选择就“21 世纪的中央银行:范式转变”发表演讲。首先,我打算谈谈上世纪初中央银行既定的模式。然后,我想描述一下这一模式是如何演变的,从 21 世纪的危机经验中吸取教训,然后简要介绍一下印度储备银行的政策制定方法,这种方法在过去几年帮助印度经济变得更加强劲。最后,我将尝试概述中央银行在 21 世纪将面临的一些挑战。

20 世纪末,中央银行的理论和实践已趋于某些核心原则。这些核心原则中的 第一项 是价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责任。这一原则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大通胀。随后,通胀目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 (EME) 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个 核心原则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规则与自由裁量权”之争,随后出现了一种共识,即在政策制定中支持规则或限制自由裁量权。随后进行了体制改革,在这种改革下,通胀目标以一定的灵活性嵌入基于规则的政策制定中。 第三个 核心原则是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被认为是实现价格和经济稳定的目标的关键。虽然目标是由民选代表赋予中央银行的,但中央银行可以自由部署其可支配的工具来实现既定目标。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责任感和透明度的提高相辅相成。

价格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联系有两种方式。首先,长期稳定的低通胀可能会让央行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感到自满,就像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大缓和时期所见证的那样,从而播下金融不稳定的种子。其次,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利率风险,通过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收紧来应对的高通胀时期可能会危及金融稳定。我们在20233月就看到了这一点,当时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几家银行突然面临压力。很明显,促进金融稳定的措施可以补充或限制货币政策,这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使用情况。旨在对银行、非银行金融公司和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金融稳定措施可以加强货币传导,有助于稳定价格。另一方面,通过非常规货币扩张实施的金融稳定措施,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危及价格稳定。因此,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其影响取决于我们所做的政策选择。

东南亚 | 南亚 | 俄罗斯中亚 | 中东 | 中东欧 | 欧洲 | 非洲